三尾凤蝶Bhutanitis thaidina (Blanchard, 1871)
成蝶特点
三尾凤蝶有许多别称,如中华褐凤蝶、华西褐凤蝶、三尾褐凤蝶、云南三尾凤蝶、圆三尾褐凤蝶等等。它是中国西部独有的珍贵蝶种,但是在不同地区斑纹会有所不同,所以也曾被分成好几个不同种类。三尾凤蝶因后翅有三支尾突而得名,最外侧的尾突最长,末端膨大如棒棍,中间的尾突较短,呈杆状,内侧尾突短小。它躯体纤细,触角很短,翅膀宽阔,前翅先端圆弧形,后翅外侧波浪状,翅面底色褐色,缀有黄色网状线纹,后翅有一片红纹,并且散布着一些蓝色鳞片。三尾凤蝶整体看来气质优雅,豪华大方,有如黑衣贵夫人。三尾凤蝶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寄主植物与生活史
三尾凤蝶一年只发生一代,成蝶发生期主要在5月。寄主植物是马兜铃科植物,在宝兴地区主要利用的是宝兴马兜铃。雌蝶通常将许多卵粒聚产成块附在叶片背面。幼虫体形修长,身上长着成排肉刺,肉刺上有刺;体色灰色,肉刺基部红色,端部黑色。蛹悬挂在枝条上,形态有如枯枝。
分布
三尾凤蝶是中国特有种,模式产地在穆坪(Mou-pin),也就是宝兴。三尾凤蝶分布于四川、云南、甘肃、陕西、湖北等省份,可以分成四个亚种,栖息在四川的是指名亚种。在宝兴地区,主要栖住在中海拔阔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