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设计学院师生赴蜂桶寨管护中心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近日,成都师范学院组织32名师生走进蜂桶寨管护中心大水沟基地,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然教育活动,以艺术之笔勾勒生态保护新图景。
师生团队深入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及周边社区,聚焦生物多样性现状、巡护监测体系、科普教育场景、生态旅游资源等开展沉浸式活动。在蜂桶寨自然博物馆、宝兴模式植物园等地,学生们以画笔捕捉珍稀植物形态,用镜头记录野生动物栖息瞬间,将“行走的自然教育课堂”转化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升级——“当双脚踩进保护区的土地,才真正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意。”
活动紧扣大熊猫科学研究院设计项目需求,以“服务设计”为桥梁,将专业实践融入生态保护。师生团队针对保护区科普导览、社区文旅融合、自然教育课程等场景收集第一手素材,提出“让艺术成为自然教育的视觉语言”,通过艺术创作将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的文化载体,为后续开发文创产品、环境导视系统、科普绘本等积累丰富素材,推动“生态价值”向“传播价值”转化。
此次活动为成都师范学院与蜂桶寨管护中心之间的合作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双方围绕“艺术+生态”融合发展达成共识,未来将在自然教育课程研发、生态文创产品设计、生物多样性主题展览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蜂桶寨管护中心表示:青年学子的创意与热情,为生态保护注入了青春动能,期待更多“自然教育传播者”加入守护行列。让更多人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期待更多青年学子投身自然教育事业,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